拼多多平价店铺推荐:
[艾美妍护肤] [淑妆雅阁] [雅利密胺餐具] [广华餐具]
这顶王冠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2016年时,一名海外买家出价500万英镑想从英国收藏家手上购买这顶王冠。
但英国文化部对对其进行评估后认为,“这顶王冠具有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特征,
是英国历史中标志性的珠宝之一,对研究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拒绝了该买家的出口申请,并颁布为期4个月的临时出口禁令,希望由英国收藏家或博物馆购入,
将这顶王冠留在英国。
这顶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中标志性珠宝之一的王冠,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就让钻太带着大家一探究竟吧~
这顶王冠由阿尔伯特亲王于1840年亲自设计,送给妻子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王冠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他出生地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国的徽章标志,
宝石配色的灵感则来自于他在1840年婚礼的前一日赠送给女王的一枚蓝宝石胸针。
1842年,王冠由著名的女王御用珠宝匠人Joseph Kitching制作完工。王冠使用了金属银作为主体部分,整体宽达11.5厘米,共镶嵌11颗枕形和风筝形刻面蓝宝石,并点缀老矿式切割钻石。
而这些蓝宝石也大有来头,它们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父亲威廉四世国王与母亲阿德莱德王后赠予她的礼物。在王冠完工的同一年,女王托德国画家 Franz Xaver Winterhalte 为自己绘制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幅肖像画《Queen Victoria》,而在这副画像中,女王佩戴的正是这顶蓝宝石王冠。
“欧洲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时值18岁的她于1837年6月20日继位,
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她是第一个有着“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的英国女王。
她也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的60多年,是英国在世界上有着所谓的“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时期。而且在维多利亚女王死后一直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都自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历史中,前承乔治王时期后起爱德华时期,这一时期更是英国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汹涌而来。
与此同时,维多利亚女王在执政时期,不断扩展领土版面,她统治下的帝国人口总数达到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且商业经济总额达到了全世界商业的五分之一,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也成为英国繁荣和强盛的标志,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在事业上取得如此成就的她,童年并不幸福,维多利亚在出生8个月后父亲便突患肺炎去世,只留下一堆债务,她由母亲和母亲的情人抚养成人。
她的母亲对她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在母亲的情人审计官约翰·康罗伊的支持下,为了让维多利亚变得更加软弱,更加服从他们,她们建立了一套名为“肯辛顿体系的”详尽的礼仪和规则制度。
维多利亚在“肯辛顿体系” 下长大,无法与大多数父系亲属见面,与世隔绝般的被抚养长大。维多利亚后来把她的童年描述为“相当忧郁”。
▲童年的维多利亚女王
好在维多利亚顺利继承王位,并在1839年20岁生日上认识了比她小三个月的表弟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亲王,在1840年与阿尔伯特亲王第二次见面时,维多利亚女王向表弟阿尔伯特求婚。
女王起初不让阿尔伯特插手国家大事,只允许他管理宫殿一些杂事,他管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慢慢地阿尔伯特就成了女王的私人助理,他和女王21年婚姻中一直都相敬如宾、互相扶持。
在女王的支持下,他成功开办了第一届世博会,展示了英国的强盛,也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
亲王还用世博的盈利的钱买了一块地,建了今天我们所提到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他还实施了教育改革、全球范围内推行废奴运动等等,堪称英国的“无冕之王”。
▲阿尔伯特亲王
▲第一届世博会(水晶宫)
维多利亚女王很早就意识到了通过婚姻联盟来扩大皇室影响力的重要性,她与阿尔伯特共育有5个公主和4个王子,而这9个孩子都被她指派与欧洲各个皇室进行联姻。
维多利亚的30多个孙辈在欧洲各地的宫廷中长大,她也因此被称为“欧洲祖母”。
由于维多利亚是甲型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导致她的儿子全是患者,女儿都是甲型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皇族间联姻使致病基因从英国皇族传到了俄国、西班牙等欧洲皇室,使这些皇室产生了一连串患者和携带者。
1861年,年仅42岁的阿尔伯特因为一次伤寒不幸去世,这让维多利亚陷入深深的悲痛中。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维多利亚始终穿丧服、戴着哀悼珠宝寄托对丈夫的思念,即使是子女的婚礼,她也仍旧选择黑色的礼服,以表对阿尔伯特的思念。
女王收藏
由于父亲过世后留给妻儿沉重的债务,所以从小她就被灌输频繁变换服饰是挥霍浪费这样一种观念,继位为女王后,她在服饰上也一直算不上奢华。
但作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身上价值连城的珠宝是为了显示对王权的尊重,维多利亚女王依然拥有许多经典的皇家形制珠宝。
由阿尔伯特亲王设计的这枚蓝宝石胸针,是他在婚礼前一天送给女王的礼物,这也是本文在开头提到的那顶王冠的宝石配色灵感来源。
胸针由椭圆形刻面蓝宝石及黄金制成,周围镶有12颗圆形钻石。
维多利亚女王十分中意这枚胸针,在阿尔伯特1861年去世前一直佩戴,现在伊丽莎白二世在出席活动时也经常佩戴。(仔细看,衣服右侧)
阿尔伯特在1845年还赠与维多利亚女王一套由王冠、项链、胸针和耳坠组成的祖母绿珠宝套装。
这套珠宝也由阿尔伯特亲王设计,并交给御用珠宝匠Joseph Kitching 完成制作。
王冠顶部共镶有19颗倒放的水滴形素面祖母绿,颜色浓郁深邃,最大的一颗重达15克拉,
王冠底座由玫瑰琢型的钻石和祖母绿镶嵌组合而成。
胸针主石重达20克拉,为标准的祖母绿琢型;项链共镶有9颗较大尺寸的祖母绿;耳坠主石使用的水滴形祖母绿与王冠相呼应。
维多利亚女王曾在1846年和1859年两次邀请德国画家 Franz Xavier Winterhalter 为自己绘制肖像,在画中,女王正是佩戴着这套珠宝。
在这张画像中,维多利亚头顶的王冠来自于乔治四世。
乔治四世国王为加冕礼下令制造了这顶王冠,上面镶有1333颗钻石,包括四颗淡黄色的钻石,这顶王冠从未被王室里的男性所使用,只有女王和王后才能佩戴它。
这是一顶非常正式的王冠,现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佩戴,它的身影也被记录在纪念邮票中。
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石胸针Queen Victoria’s Fringe Brooch,由12颗钻石包围着一颗主钻制成,在下方缀有瀑布状的流苏。其中主钻是土耳其苏丹在1856年送给女王的礼物,可以拆下来作为一枚单独的胸针。
这对水滴形钻石耳坠出镜率也非常高,伊丽莎白二世在加冕仪式时也选择了这对耳坠。
伊丽莎白二世在加冕时戴的王冠也就是画像中维多利亚女王手边的那一顶,这是珠宝匠Lung Dell&Bridge在1838年为维多利亚女王登基而打造的王冠。
底部由两圈珍珠构成,上圈109颗,下圈128颗珍珠围成两个圆。正中间的深红色宝石是著名的“黑王子红宝石 Black Prince Ruby”,这是一颗打磨光滑,并大致呈八角形的红色尖晶石,1367年,威尔士亲王爱德华也就是黑王子,将其作为战争的胜利品而收入囊中。
顶端十字架的中心是“圣·爱德华蓝宝石”,形状为玫瑰琢型。
此后的历代国王都往王冠上添加宝石,现在这顶王冠正面中央的“非洲之星II”是1911年乔治五世时代加上去的。
维多利亚并非只爱奢华的珠宝,这套“橙花套装”是阿尔伯特亲王在她们结婚六周年时设计的。虽然这套珠宝材质只是黄金和陶瓷,相较于她的其它珠宝,材质并不昂贵,也算不上光彩夺目,但她收到后却珍爱无比。
或许是出对阿尔伯特亲王的爱,她甚至禁止后代佩戴“橙花套装”。
在阿尔伯特过世之后,除了黑色丧服和白纱,不再穿穿任何华服、戴任何彩色的宝石。
那顶有耀眼又绚丽的彩色宝石装点的王冠她不再愿意戴,而且戴上王冠后,她就不能戴哀悼头纱。
于是制作了一个可以套在哀悼头纱上面,并且盖不住头纱的小王冠。
这顶小王冠,重约160克,高约10厘米,直径约9厘米。圆形底部框架上,有4个十字架和4朵鸢尾花交替出现,底部的4个十字架延伸出4个半拱形,并在顶部交会成一个代表世界的球体,顶上是十字架。
整顶王冠只使用了钻石作为装饰,共镶有1300颗钻石,重达132克拉,多取自维多利亚的项链上。
贯穿珠宝史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发展的黄金年代,维多利亚女王作为一国之主,带领了当时的时尚风潮。
同时,这一时期的首饰因其所处的时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珠宝史上的一个高峰。
蛇形珠宝
阿尔伯特对维多利亚的爱,总能在送她的珠宝中有所体现。这枚蛇形戒指是阿尔伯特设计的送给维多利亚的订婚戒指,戒指由黄金打造,并在蛇头镶嵌了一颗祖母绿,是五月——也就是维多利亚出生月份的生辰石。著名的 “浪漫时期”(1837-1861)也因这枚极具浪漫色彩的戒指而开启。
在伊甸园中代表邪恶的蛇,在圣经中一直被描绘成为狡猾、邪恶的象征。蛇元素在此之前并不常出现在首饰元素中,但女王笃信蛇形首饰有“智慧与永恒”的意义,这枚订婚戒指更是带起了蛇形珠宝的风潮。
自此之后,蛇元素经常出现在珠宝首饰中,现在更是Bulgari宝格丽的标志性元素。
浮雕艺术
维多利亚时期浮雕盛行,以贝壳、珊瑚或缟玛瑙雕刻而成的浮雕和凹雕饰品,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图案庄重典雅。
在维多利亚后期,受唯美主义的影响,浮雕图案多为女性侧脸像,至今仍是广受欢迎的装饰。
头发珠宝
维多利亚时期的首饰还会使用一样特殊的材质,那就是头发。由头发制成的纪念品早在十七世纪就开始出现在具有纪念意义的首饰中,在维多利亚时期尤为流行。
头发作为饰品,蕴藏着与对方的亲密关系和对对方的怀念。
阿尔伯特的纪念品收藏中就包括了女王从童年到二十三岁的头发,而在阿尔伯特去世的二十几年中,维多利亚总是戴着装有阿尔伯特头发的心形盒状吊坠。
盒状首饰
与头发密不可分的就是盒状首饰,在一本出版于1870年的杂志中,盒状首饰甚至被称为“不可缺少的”。
盒状首饰中通常放有爱人、亲人的小型照片或画像还有头发。
▲1871年 V&A博物馆
藏有阿尔伯特头发的心形吊坠使心形吊坠流行起来,当时的女性纷纷定制心形吊坠,在里面封存爱人的头发或者是孩子的乳牙。
Tiffany的心形盒状吊坠,就是受此影响。
Charm手链
除了保存爱人的头发外,她为每一个孩子都定制了心形的小盒子吊坠,做成手链日常佩戴,
而这每个心形盒子中都有一个孩子的胎发。
这种带有吊坠的手链叫charm手链,是近几年的流行单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往手链上增添不同的吊坠,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或者在重要日子往手链上添加具有纪念意义的吊坠,充满回忆。
哀悼珠宝
186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去世,这带给女王难以掩饰的悲痛。从此以后的四十多年她几乎只穿黑色的衣服,首饰也以黑色为主,也就是哀悼珠宝。
在维多利亚时期内,哀悼珠宝材质众多,包括黑玛瑙、煤精、铁、漆器、黑色玻璃、珐琅等;形制繁多,除了常见的吊坠、耳坠、手链、胸针等,还包括梳子、扇子、怀表等。
战争与疾病带来的极高死亡率,以及女王的模范作用,使哀悼珠宝在当时非常流行。哀悼珠宝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为生者带来些许安慰。
合金大量使用
维多利亚时期经济与文化不断发展,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不断革新,首饰使用的材质也不只限于金、银等贵重金属,低纯度合金也大量涌现。
▲银镍合金胸针 1882年 V&A博物馆
这些原因推动了珠宝首饰的更迭,首饰不再只是宗教与王室的符号,首饰作为日常装饰深入到各个阶层中,个性化、定制化的首饰也初现雏形,维多利亚时期的首饰观念为我们现代生活中首饰观念奠定了基础。
辉煌岁月易逝,唯爱情与珍宝永恒闪耀
现代生活、工作本来压力就大,想买房买车除了努力赚钱存钱外,就得会过日子了,下面24k珠宝课小编为大家介绍几家拼多多平价店铺,买一款就可以用很久那种!一起来了解下吧!
>>> 点击进入店铺
>>> 点击进入店铺
>>> 点击进入店铺
>>> 点击进入店铺